三全育人案例(一)
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,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,夯实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基础,认真落实《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(2020-2023年)》提出的“构建‘三全育人’新格局”工作要求,网投官网相关职能部门、各二级学院在育人实践中,形成了大量有突破、有创新、有推广价值的实践案例,充分展现了学校“三全育人”工作成效,持续助力学校“双高计划”建设。即日起,我们将在公众号陆续推出网投官网“三全育人”典型案例展示。
旅游学院:基于“三全育人”的“多方共建、多元构建、多面协同”的课程思政建设路径探索
——以高职烹饪专业《中式烹调基本功训练》课程建设为例
一、案例摘要
《中式烹调基本功训练》是烹饪工艺与营养专业的核心课、基础课,也是本专业坚持贯彻落实“三全育人”工作要求的重要高地,在学生培养的过程中,除在专业必须的“素知能”基础上,将烹饪文化、工匠精神、家国情怀、科学精神等思政元素有机融合,并与思政课程同频共振,充分实现“教书”与“育人”相协同,传道授业解惑相统一。
二、建设情况
(一)具体举措
《中式烹调基本功训练(2)》开设于第二学期,构建了模块化课程体系框架。该体系包括以四种技法组合为横轴,以四个成长阶段为纵轴,由四个横向技术提高项目和四个纵向技法进阶任务组成16个模块,模块间可根据学情需要进行纵向或横向组合。
结合课程思政工作要求,形成了“三融入”的“三全育人”建设模式:
1.精准融入课程体系
建设团队挖掘并整理出课程中蕴含的“劳动精神、工匠精神、科学精神、家国情怀、节约意识、绿色理念”六大思政元素。再根据课程特点,确定了以劳动教育为总体框架,以工匠精神为教育主线,根据任务特点分别匹配“四类”任务,形成四种“工匠精神+”组合模式(见下图)。
2.深度融入教学内容
建设团队针对上述四种组合及任务特点,搜集并匹配了适用性典型菜品、典型人物、经典名言、警示案例等知识性内容,设计了针对性的探究活动、创新活动等实训性内容,使思政元素通过这些载体,有机融入教学内容,丰富了教学资源,强化了课程内容的育人性。
3.恰当融入教学过程
为保证思政素材的高效利用,思政元素的恰当融入,课程组在课程思政实施过程中,恰当运用“名言点睛、典例化合、情境创设、专题嵌入”方式,以“典型范例、问题引领”为先导,以“引导点拨、反复强化”为过程,以“考核跟进”为保障的实施策略,将思政内容融入相关教学环节,形成了课前诱发融入、课中多方式强化融入、课后拓展融入的“三段式”课程思政教学融入模式。
(二)特色亮点
1.多方共建的“三维”教师团队
为有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,跟进三全育人工作要求,实现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,并使其在企业工作中亦可落地生根,该课程吸纳企业工作人员与思政课程教师加入教师团队,形成了“课程思政教师”+“思政课程教师”+“企业导师”的“三维”教师团队组建模式,针对学生在专业课程学习、岗位实际需求、思政元素选取与融入等各方面存在的实际情况进行定期教研活动,有效落实全员育人。
2.多元构建的课程思政内容
准确挖掘课程蕴含的“六大思政元素”,设计了劳动教育总体框架下的4种“工匠精神+”思政元素组合模式。开发优化了“典型案例、典型活动、经典语句”三大思政素材,创设了“名言点睛、典例化合、情境创设、专题嵌入”四种主要融入方式和“要点反复、考核跟进”两种强化方式。将专业技能训练、素质能力考核、学习能力培养、厚植家国情怀等多方面培养目的融入课堂,体现全方面育人。
3.多面协同的综合培养过程
就本门课程来看,目前已经形成了覆盖“素质、知识、能力、思政”的全面性育人模式,有效结合课前、课中、课后的“三段式”教学模式,贯穿教师传授过程始终,贯穿学生学习课程始终,并形成了体现过程性、成果性、综合性的评价模式,落实在学生培养中的全过程育人。
(三)育人实效
1.所获荣誉。本课程于2020年荣获天津市教师教学能力比赛一等奖、2021年教育部首批“课程思政示范课程”,教师团队获得“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教学名师和团队”荣誉称号。其课程思政建设思路与经验辐射同类专业其他课程(《中国传统饮食》课程荣获天津市高校新时代“课程思政”改革精品课)。
2.学生培养。近年来,学生获得国家级奖项3项,省部级奖项3项,其中本专业于2020年与企业共建的“津菜学院”培养学生51名,所有学生以扎实的基本功底,良好的文化素质,优秀的学习能力在企业跟岗实习阶段获得企业的一致好评。
3.社会服务。自2018年至今,开展企业横向课题研发3项,获得企业良好评价;开展社区培训与服务6次,服务幼儿园、老年社区等,起到了良好的社会反响。
三、经验启示
课程思政改革既达到了课程育人目的,同时,也丰富了课程内容,拓展了学生知识,活跃了课堂氛围,特别是一些典例、名人名言的引入与活动创设,对于强化重点,突破难点也起到了重要助力作用。特别是对职业岗位的认同有了明显提高,本门课的课程思政改革成果已在本专业所有专业核心课程进行
来源:天津职业大学
用户登录